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⑴ 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或赎回。⑵ 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⑶ 属于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金融资产四类分转三分类
关键词: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X年X月X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 IASB)发布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对金融工具分类原则和计量模式作了重要修正。该征求意见稿致力于改进和简化金融工具会计的复杂性,把金融资产原来的四分类划分为二分类,整个工作预计在X年完成,并将在2012 年以后开始强制性实施。
X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的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下,笔者主要从四类金融资产的计量方式不同来进行介绍。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然而这些金融机构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却仍显示着“良好”的经营业绩,这种不和谐加速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然而在十多年准则的修订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修改再次走向妥协,仍然维持四分类,仅将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所带来的政治压力,来自实务界尤其是金融界对当期收益过度波动的担心。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必须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完全公允价值将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直接体现在损益表里,所以对损益表的影响是很大的。2008 年的金融危机对国外的金融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但对我国金融行业影响较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金融工具中所占比例很少,因此对损益表的影响比较小。
1.四分类下,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能否以摊余成本计价,取决于该项金融资产是否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公司管理层持有该金融工具的目的,而在新的征求意见稿中,金融资产是否以摊余成本计价完全取决于上文提到的两个条件。假设 A公司持有 B 公司一项债券,按照原准则要求,只要该债券在二级市场有公开报价并且 A 公司购入债券目的是短期持有,则应当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损益,如果 A 公司购入债券目的是持有至到期,则应以摊余成本计量。而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如果该债券没有特殊条款规定未来本金和利息的支付金额取决于不确定事项,则 A公司购入债券后,不论购入目的如何,均应以摊余成本计量。这样,征求意见稿简化了金融资产类别归属的判断标准,将原来十分主观的判断标准进行了修改。
3.根据征求意见稿,一项金融资产不管是以摊余成本计价,或者以公允价值计价,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大为减少。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有些人指责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波动性和损害了投资人的信心。即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对资产按市价过分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资产不断减值,使得投资者信心进一步被削弱,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可能使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尽管会计准则是否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扮演了负面角色仍值得探讨,但 IASB 更加务实的做法无疑有助于减少有关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对金融工具准则的质疑。
笔者认为,对于 IASB 关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应当引起国内实务界和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形势下的今天,一旦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方面做出修订,我国会计准则相关条款是否应跟随做出变动。如果盲目跟风,IASB 在2010 年按府机构和国际组织对金融工具准则的质疑。
笔者认为,对于 IASB 关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应当引起国内实务界和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形势下的今天,一旦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方面做出修订,我国会计准则相关条款是否应跟随做出变动。如果盲目跟风,IASB 在2010 年按计划颁布新的、完整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之后会不会再做变动?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有关权益性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选择问题。根据 IASB 的征求意见稿,权益性工具不论是否有活跃市场报价,都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或者计入损益或者直接计入权益。由于目前国内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准则规范公允价值计算方法,如何保证无市价的权益性工具公允价值计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在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体系中,权益性投资如果对被投资企业形成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处理,以历史成本计价,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是否进行修订并与国际准则进行协调,同样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由于征求意见稿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作出了较大修订,持有较多金融工具的证券公司应当评估有关变化可能引起的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
[1]IASB,Exposure Draft ED/2009/7,Fi-nancial Instruments:Classification andMeasuremen[tEB/ OL]。
金融资产四分类改为三分类(金融资产分类四类变三类)
企业会计准则套期会计修改了什么内容 一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 现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按照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和目的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什么是四分类的金融资产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解析:我们通常会计上核算的金融资产,共分为四类: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县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到当期损益,此类又分为两个小类,1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二类: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三类:贷款和应收账款 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上就是四分类的金融资产了如果还有疑问。